“2月8日晨报显示,我厂日产原油突破780吨,踏步子运行。”濮城采油厂地质研究所所长于战兵开心的看着晨报说。
进入2023年,该厂吹响了日产原油766吨的“冲锋号”,此时恰逢地质科研人员乔迁新居,搬至总部勘探开发研究院内。唯有实干、不负众望。地质研究所干部职工扛责在肩,铆足了劲,赶进度、抓落实,立志为该厂持续高质量发展蓄力建功。
务虚会不虚,谋实而动
1月6日-7日,该厂相继召开沙二上2+3油藏调剖调驱工作务虚会及滚动勘探务虚会。针对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沙二上2+3油藏厚油层层内矛盾突出问题,以及寻找滚动勘探新方向两大主题,大家畅所欲言。
针对沙二上2+3油藏调剖调驱工作提出的封堵大孔道,提高注水压力;采用无机+有机堵剂配方;实施多段塞多组合方式,细化调驱方案;尝试新型生物质调剖堵剂及驱油实验等,以及针对滚动勘探提出的成立厂院联合攻关小组;建立濮城油田滚动勘探评价储备库,实施“长线三步走”等,让务虚会“不虚”,为该厂赢战2023年油藏开发和滚动勘探提供了方向性的智慧解决方案。
汇集众力量,合作共赢
地质搬迁是油田为了统筹科研技术力量,实施“大兵团”作战,加快推进“技术先导型”油田建设实施的新举措。随着该厂地质科研人员的搬迁入住,濮东、文留、濮城和文卫等4家采油厂地质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全部完成入驻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的搬迁工作。
利用地域优势,该所打破厂与厂、厂与院的界限,与中原测控公司、中原石油工程公司等单位,针对钻井及作业、吸水剖面测试等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技术交流,建立科研人员联动攻关研究机制,与其他厂交流高产井措施经验,与厂内的采油区建立产量对接帮扶机制、积极开展地质、工程、钻井一体化设计等,加强科研单位与施工单位、生产单位的集智攻关,形成“大兵团”,推动勘探开发、地质工程、科研生产一体化运行,加快推进油田党委五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的构建“常规油气+非常规油气”资源并重发展新格局的目标,助力该厂油气产量冲刺首季 “开门红”。
跑出加速度,培训强基
为了让科研人员在竞争中跑出加速度,提升团队的战斗力,该所坚持“人人都是人才,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以“事业为上、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为原则,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汇聚干事创业的内驱力,最大限度地释放人才潜能。
一方面,大力实施“先进典型挂帅制”,由所领导和室主任挂帅成立攻关团队,针对濮153东块滚动增储、卫42-43块重点治理单元产能提升、濮城油田控制自然递减等重点项目成立6个党员责任区,将党员立项攻关与科研项目融合;另一方面,开展“导师带徒”“名师授课”“专家讲评”等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重点实施“三个一批”重点攻关项目、联合攻关一体化推进工程,“三子法”释放人才潜能,争取形成一批适合濮城油田不同类型油藏的短水平井、大斜度井注水开发和长水平井超前补能开发技术等,用人才赢未来,用技术支撑濮城油田SEC储量连年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