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

 

 8月20日,集团公司通过了油田2022年集团公司科研项目立项申报。

 能够承担国家重大专项课题,彰显着一个企业的实力。按照油田“1+4”科技管理体系要求,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今年承担的“深层礁滩相高含硫气藏稳产技术政策”和“东濮凹陷油气富集规律与增储领域研究”两项国家专项已经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其中,“深层礁滩相高含硫气藏稳产技术政策”针对普光气田低孔低渗层动用差、硫析出与沉积、边底水侵入等问题开展研究,丰富了高含硫气藏硫沉积理论模型,创新了低孔低渗台内滩储层精细预测技术、块状台缘滩相储层储量动用状况评价等技术,低孔低渗储层预测符合率由65%提高至81.6%,采收率提高6.45个百分点。        

 6月份,集团公司攻关项目“东濮凹陷关键成藏要素及油气分布规律研究”通过集团公司鉴定,技术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该项目揭示了古近系油气系统具有“近源聚集、有序成藏、断超控富”的特征,在濮卫、中央构造带、西斜坡等周边落实探明控制地质储量1162万吨。截至目前,勘探开发研究院承担的10项集团公司项目分别通过验收或中期检查,5项课题通过集团公司立项论证,3个项目已申报集团公司鉴定。                 

科研成果转化要真正“落地”,才能引领油田发展,助推生产经营。该院承担的油田“十项重点工程”也有较大突破和进展:普光气田70亿立方米天然气安全稳产保效工程首次开展了考虑水体的长岩芯驱替试验,为研究气藏流体衰竭及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技术支撑;东濮老区“130+2”降本增效工程优选典型单元开展精细油藏描述和综合治理方案编制,文13东和明6块治理效果显著;内蒙古“两干”地区“5+5”增储上产工程开展了白音查干凹陷水体倍数评价分类研究,形成差异化的合理注水技术政策。                  

该院承担的中原储气库群注采运行优化技术研究、普光锂钾资源和东濮盐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研究等专题,目前正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不同类型储气库建库技术体系评价及共性建库技术研究”初步形成了圈闭动态密封性研究技术,确定了断层动态密封性评价指标。                  

年初以来,该院已完成集团公司新立项目6项、成果鉴定项目3项、中期检查项目2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油田科技进步奖24项。

信息来源:中原油田网
2021-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