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英斌出席普光气田开发20周年碳酸盐岩开发技术交流会

7月17日,油田召开“奋进五十载 启航新征程”普光气田开发20周年碳酸盐岩开发技术交流会,与中国石化系统内外领导、专家、学者共同回顾普光气田20年的奋斗历程,总结开发建设宝贵经验,探讨碳酸盐岩开发技术前沿动态,展望酸性气田开发美好未来,号召普光气田开发建设的全体参与方、全体干部员工不忘为国奉献清洁能源的初心,聚合智慧力量,继续迭代升级世界一流酸性气田勘探开发技术,在新历史征程上砥砺奋进、再创辉煌。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阳,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李宗田,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曾大乾,集团公司原首席专家蔡勋育、王延光,集团公司首席专家樊中海,达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李永巍,四川省石油学会秘书长罗强,西南石油大学党委书记张烈辉,西南石油大学原校长赵金洲,成都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刘清友,长江大学原校长张昌民,西南科技大学校长祝效华,西华大学原党委书记刘树根,东北石油大学副校长杨二龙,振华石油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卢立泽,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副总经理葛枫,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首席专家、川渝地区党工委书记杨智光,中国海洋石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首席工程师房茂军,哈里伯顿中国区总经理Gegg Rago,贝克休斯北亚区副总经理陈友军,斯伦贝谢北亚区首席专家郭洪志,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海波,沈鼓集团齿轮压缩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刁全,二重核电石化装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海涛,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油气业务部副总经理张彬,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王敏生,西南油气分公司副总经理林永茂、吴基荣,勘探分公司副总经理魏志红,西北油田分公司副总经理曹自成,江汉油田分公司副总经理路智勇,中原石油工程公司副总经理班国,勘探局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分公司副总经理,普光分公司经理、党委书记曹英斌,以及来自四川省各级党委政府、行政机关和国内其他高校、企业、期刊的180余位领导、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会上,与会领导、专家、学者共同观看纪录片《气动山河廿载路》,一同回顾普光气田20年来的奋斗历程;曹英斌受勘探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分公司代表张庆生委托,作题为《高含硫气田开发关键技术发展与展望》的报告;李宗田院士作《高含硫气田开发中后期工程技术战略思考》的报告;曾大乾作《高含硫气田边底水硫沉积及水侵研究进展》的报告;吴基荣作《酸性气处理工艺技术探讨》的报告。

其间,与会领导、专家、学者分为勘探开发、钻采工程、安全装备材料3个研究组,分别围绕“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勘探潜力与突破方向”“高含硫气田完井工具开发与实践”“体积压裂裂缝扩展-支撑理论与调控方法”等21项课题,进行深度学术研讨。

房茂军表示,普光气田的成功开发是中国油气藏开发工艺技术的巨大进步,带动了国产高端装备制造的巨大突破和驻地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彰显了耀眼的央企责任。魏志红向普光气田开发战线的所有同志致敬,表示勘探分公司将继续加强勘探理论创新与关键技术攻关,携手普光气田实现更大突破。

赵金洲表示,普光气田作为世界上首个成功开发的特大型、超深、复杂山地高含硫气田,已成为中国的一面旗帜、世界的耀眼标杆、国家能源行业的璀璨明珠,希望普光气田砥砺前行、再创辉煌。

张烈辉表示,普光气田的开发成就令世界震撼,实现了从“0”到“1”的创新、从跟跑到领跑的逆袭,希望双方继续深化合作,在低碳发展背景下取得下一个20年更辉煌的成就。

刘清友表示,普光气田有力地支撑了国家能源安全和地方经济发展,成都理工大学将继续携手普光气田加强基础地质研究、智能技术开发,助力国家“端牢能源饭碗”。

卢立泽表示,普光气田在科技创新、开发建设、运营管理、安全管控等各方面均形成了先进的配套技术,打造了世界级标杆,振华石油控股有限公司愿意与中原油田深化合作,携手走出国门开拓新市场。

李永巍在贺词中指出,普光气田勇闯“世界级开发禁区”,开启了我国高含硫天然气规模化发展的新征程,建成国内首座百亿方级天然气净化厂和全国最大硫黄生产基地,为达州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推动基础设施升级和增进民生福祉提供了核心支撑,书写了能源报国的时代答卷。达州市委市政府将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支持普光气田发展,为国家能源事业继续保驾护航。

李阳指出,普光气田的成功开发打破了“高含硫气田开发等于西方技术”的固有认知,彰显了“能源安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战略定力,其技术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构建了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体系,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掌握特大型高含硫气田开发核心技术的国家之一;硫化氢资源化利用与硫回收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不仅化解了剧毒风险,还创造了显著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涉硫高端装备实现全面国产化,使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具备高含硫气田开发装备全产业链的国家。

李阳强调,要保持清醒,聚焦以基础研究突破“卡脖子”难题、以数字技术重构开发全流程、以协同创新激活产学研用生态、以全球视野推动技术标准输出四个“主攻方向”,积极应对“储层描述的精度极限、工程技术的协同瓶颈、绿色转型的迫切要求”三大挑战。

李阳指出,要以创新韧性持续突破技术瓶颈,保持“领跑者”姿态;以人才梯队支撑长远发展,培育“接力者”队伍;以开放胸怀推动国际合作,展现“大国担当”。以普光气田为依托,打造“高含硫气田开发国际合作平台”,开展技术培训,为发展中国家培养专业人才;共享标准体系,推动建立全球统一的高含硫气田安全环保标准;联合攻关前沿课题,与国际顶尖机构共同探索深部开发、硫碳协同等难题,让“普光经验”成为“全球方案”,让“中国技术”为世界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曹英斌主持会议并指出,普光气田以开拓之举,开启了我国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的探索之路。20年来,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鼎力支持下,在兄弟单位的团结协作下,一步步探索前行路径、突破技术瓶颈、积累实践经验、推动技术升级,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培养造就了一大批高含硫气田开发人才,将高含硫气田开发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中国手中,带动了我国高含硫气田跨越式发展。这次会议既是对普光气田20年开发建设成果的一次全面展示,也是搭建加强技术交流、促进合作创新的重要平台,与会人员通过思想碰撞深化学术认知,以经验交流凝聚创新共识,以精准研讨破解技术难题,为推动我国酸性气田开发技术进步和行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普光气田将立足本职,继续勇担报国使命,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贡献着应有之力。

信息来源: 
2025-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