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扎实推进碳中和、碳达峰工作

1月6日,在中国石化首个兆瓦级可再生电力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的施工现场,油气加工技术服务中心的厂区内,废旧装置的拆除工作已经顺利完成,待项目设计完成之后,开展工程施工。

油田优先实施能效提升工程,在当前能源基础上逐步提高能源利用率。2021年以来,油田深入推进“能效提升”计划,采用“串、撤、并、分、简”技术措施,简化地面工艺配套,提升系统整体能效水平,实施濮东采油厂胡状油田北区提质增效改造工程、文卫油区伴生气增压系统优化改造等4项重点能效提升项目,预计节能量达4527吨,实施一般能效提升项目31个,预计节能1800吨标煤。

濮东采油厂胡状油田北区提质增效改造工程积极推进,使地面系统达到无人值守、有人监控、高效节能、优化用工的目的。目前,该项目对42口井进行串接改造,取消加热炉46台,撤销23座计量站,不仅降低计量站的人员消耗,全年节能5700吨标准煤,碳减排达4.3万吨。

油田积极推进能源使用方式的转型,不断扩大成熟新能源利用规模,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统筹布局氢能、风能、太阳能等新兴产业。油田积极开展碳中和试点建设,实施濮城采油厂“余热+光伏”综合利用、濮阳黄河水源净水厂分布式光伏发电2个新能源项目,预计碳减排量达5400吨。

发展氢能是集团公司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着力点,油田开展生产系统能耗大调查,启动了中国石化首个兆瓦级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该项目是2021年度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研示范项目,目的是为集团公司布局发展氢能产业打造样板工程。该项目由油田牵头组织建设,主要运用质子膜电解水制氢工艺,全过程没有任何污染物排放,计划在2022年建成制氢规模1吨/天的电解水制氢示范工程。

油田加强低成本二氧化碳捕集应用技术的研发,开展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评估,推进碳足迹核算评价。为了达到碳中和的目标,实现净零排放,油田产生的碳排放封存起来注入地下,并逐步探索二氧化碳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条,形成实现碳中和的长效机制。

“下一步,我们中心计划联合科研院校,针对普光净化厂和油田本部二氧化碳排放现状,以国家和集团公司降碳要求为结果导向,积极开展降碳技术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为实现碳中和提供技术储备。”油气加工技术服务中心新能源研究项目负责人王海宁说道。

 

信息来源:中原油田网
202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