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助力规模增储

 

雨脚如麻,霜寒露重。十月,冬天仿佛提前来到。

中原勘探人却依旧“在路上”,或化身成为“小学生”,学习标杆企业成熟的地质评价方法、先进的配套工程技术,或直接和对方的技术骨干在探井钻探、试油试气、地震处理等项目上开展“实战”、切磋琢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020年年底,油田启动深化改革暨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深入学习标杆企业先进指标背后蕴藏的理念、方法、文化,全方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勘探系统设定探井成功率、原油探明储量发现成本、天然气探明储量发现成本等3项对标指标,把探井成功率指标在行业标准的基础上上浮3个百分点(预探井33%、评价井53%),采用集团公司下达的发现成本指标(原油69.2元/吨、天然气26.4元/千立方米),全力推动勘探突破、规模增储、效益增储,为建设中国石化千万吨级一流油气公司夯实资源根基。

“发现成本由评价井、滚动勘探井的投资额除以探明储量得出,探井成功率这一指标则和某一时段内获工业油气流的探井井数息息相关,二者都可被看作衡量一个企业勘探质量、勘探成效的终极指标。”油气勘探管理部副总地质师王翃宇解释道,“经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提储量、降成本,是对标追标的两大方向。”

千举万变,其道一也。尽管全球油气勘探总体向资源劣质化、领域多元化、目标复杂化发展,但提升地质研究、目标评价水平仍然是提储量的必经之路。今年,油田继续加大地震勘探力度,在双庙场-宣汉地区、东濮凹陷分别部署224平方千米的三维地震采集和680平方千米的地震老资料处理项目,为加快推进普光南部地区海陆相、常规及非常规天然气立体勘探,以及东濮老区古生界煤成气、古近系页岩油等“三新”领域勘探提供更加坚实的资料支撑。

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油田转变理念,在地质研究中坚持“三不定”(即基础资料不扎实不定井位,研究分析不全面不定井位,不“拔钉子”的区块不定井位),力求从源头规避风险,优选高效区块,用尽可能少的探井“拿”出尽可能多的储量。

譬如,考虑到东濮老区还有许多阻碍研究人员“看得清”的“钉子”,上半年,油田把东濮凹陷的两口探井调整到川东北区块,在铁山构造东翼部署铁北102井,在马路背构造部署马12井,分别探索雷口坡组岩溶气和侏罗系致密砂岩气。考虑到针对白音查干凹陷的研究较为全面,油田把查干凹陷和拐子湖凹陷的两口探井调整到白音查干凹陷近洼带,把井别从预探井调整为评价井,部署了达4301井、达4302井、锡401井等探井。

在降成本方面,油田全力优化方案编制及审查、可研上报及批复、投资计划下达等勘探项目运行流程,强化钻、测、录、固、试油气等现场施工的工序衔接和难题“会诊”,压减项目运行周期和建井周期,令各项费用“瘦身”,更“追根溯源”,从地质设计、工程设计的源头进行优化,进而指导现场施工,让“方案的节约”带来“最大的节约”。譬如,在分4井勘探项目的运行中,研究人员深入分析宣汉1井的传统井身结构,把四层套管优化为三层套管,把四开次施工优化为三开次施工,并应用气体钻井技术,累计节约费用700万元。

为了更有效地提升探井成功率,降低原油、天然气探明储量发现成本,勘探系统还把“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向西南油气分公司学习通南巴区块地质评价方法,在加强陆相页岩气领域地质工程一体化方面与中国石化“三大院”,以及成功开发了我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涪陵气田的江汉油田深度合作,提升部署质量和工程质量。普陆4井获日产20万立方米以上的高产工业气流,普陆页1井的高质量井位部署、压裂改造,都是这种合作的可喜成果。

此外,在深化改革暨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中,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还分领域列出任务清单,激励各单位积极“认领”,推动某一资源类型的勘探大发现、大突破。油田选取页岩油、页岩气作为突破方向,借助上级搭建的平台,更便捷地开展调研,获取胜利油田樊页平1井、大庆油田平安1井,以及兴隆-泰来地区的陆相页岩气勘探资料,进而反观自身的烃源岩指标和成藏、富集条件,加快勘探突破、效益建产的进程。

年初至今,油田在宣汉1井、老君4井、普陆4井、清溪2平1井、达66井、锡401井等井的试油气作业中均获得工业油气流,勘探增储“多点开花”,针对3项指标的对标行动成果初现。

 

信息来源:中原油田网
202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