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田开发不与青山争绿水

         722日,位于巴山深处的普光气田2号水处理站完成缓冲罐进口阀更换,当天约50立方米气井产出水经过处理,通过毛开1井被重新送回5000米深的地下。

         普光气田是国内最大规模的海相整装高含硫气田,伴随天然气产出的水量大。而气田所在的川东北是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1000多平方公里的开采范围内山多林茂,有多条大河,生态环境极为敏感。为此,普光气田建成3座水处理站和4口回注井,将含硫的气井产出水处理达标后补充回地层,其中就包括2号水处理站和毛开1井。

      “水从哪里来,还回哪里去。”普光气田一直坚守着建设之初许下的承诺。2015年,利用中国石化“碧水蓝天”环保计划专项资金,普光气田对3座水处理站工艺逐步进行改造,提高处理能力和环保指标。该项目投运近两年来,普光气田所有气井产出水全部回注,回注水水质100%达标。

         在处理好地下产出水的同时,普光气田秉承绿色生产的理念,用好地表水资源,在天然气净化环节实现全流程水资源循环利用,真正做到不与青山争绿水。

        在宣汉县普光镇,后河与后巴河交汇处坐落着普光气田天然气净化厂。每天新鲜水从后河取水口不间断地流入这座占地3400多亩的亚洲最大天然气净化厂,供全厂数千套设备使用。而自打2015年以来,就再不曾有人见到一滴水从这座净化厂的废水处理场排出过。

        “因为我们投用了废水回用系统,全厂的生产废水在处理场排水口被‘拦截’,全部送回废水调节罐处理,最后进入循环水系统。”天然气净化厂公用工程车间副主任郭永胜自豪地说。因为这套系统的投用,天然气净化厂实现生产废水“零排放”,每天少从后河取水700多立方米,一个季度能节省相当于小半个西湖的水量。

         蒸汽是天然气净化厂生产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厂区用水的主要方式。在生产调节等过程中,常进行低压蒸汽放空,大量高温凝结水被对外排放。

        “这些乏汽的温度在100摄氏度以上,都带着很高的能量,白白排放了太浪费,把他们回收起来再利用,能减少从河里取水还可以节省自用天然气!”公用工程车间技术组组长杨兆洞说。有了这个想法,他马上组织开展立项攻关,通过给厂区5台除氧器全部装上乏汽回收管线和阀门等系列装置,把收集到的外排蒸汽处理后重新输送回锅炉,进行循环利用。

          这套乏汽回收装置投用后,每小时为净化厂收回的高温凝结水竟有10吨之多。

          普光气田以“绿色气田、生态工程”为建设目标,安全平稳运行近8年,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在被国家列入第四批绿色矿山试点单位之后,2016年又分别被四川省环保厅和国土资源部评为“环境诚信企业”和“石油行业绿色矿山建设典型”。

        “开发地下能源,守护一方水源,把每一滴水都用好才不负这绿水青山。”普光气田环保监督管理科主管罗东宁说。

 

信息来源:中原石油报
2017-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