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真贫”织“密网”强“造血”

    “没有社区帮忙,我找不到这么合适的工作,不但收入稳定,离家近,而且工作时间灵活,上班期间能回家照顾母亲,真是解决了我家的大问题。”65日,中原油田采油社区东环居民管理区工会干事沈利敏在走访困难家庭刘秀兰家时,刘秀兰的女儿刘晓静拉着沈利敏的手高兴地说。

         刘晓静大学毕业后,因要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一直未能就业。在社区的帮助下,刘晓静在离家较近的一家电子企业就业,使她不但有了固定收入,还能兼顾照看生病的母亲。

         针对传统单一的物质帮扶治标不治本的问题,该社区创新开展“一户一策”精准帮扶活动,帮助辖区贫困家庭脱贫解困。刘晓静是采油社区开展精准帮扶受益者之一。

        精确识别,火眼金睛扶“真贫”

       近日,采油社区工会女工委员会主任贾波红到困难户家李月兰家走访调查,面对面为她计算家庭收入。贾波红告知李月兰说,她儿子已经参加工作,家庭收入增加,人均年收入超过濮阳市年最低收入标准,按照有关规定取消其今年困难户申报资格。

       “在社区的帮助下,我家才渡过了难关。现在,我儿子工作了,日子也好过了,应该把救助金给更加困难的居民。”李月兰爽快地在困难户调查表上签了字。

        该社区本着“真困难真帮助”的原则,将组织的温暖送给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居民。社区每年都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和居民代表成立困难户评议小组,深入辖区居民家中调查摸底,严格按照“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的程序审核鉴定困难家庭。一进,就是进户摸底;二看,就是看家中设施,对有私家车的慎重识别;三算,就是全面掌握居民家庭成员收入及大病、大事支出情况;四比,就是开展邻里调查,与同等条件申报的居民比生活水平,对家中有高收入、做生意等隐形收入的家庭不予申报;五议,就是组织居民代表开会,综合考量,逐户评议;六定,就是对居委会确定的困难家庭,在小区公示无异议后再由中心工会审定。

         该社区“一把尺子量长短”,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操作程序,坚持“阳光”操作,消除了关系扶贫、人情扶贫等“猫腻”,防止了“富人戴帽”“伪贫取利”现象发生。同时,社区工作人员对辖区居民挨家挨户走访,对没有主动申报但应该享受资助的困难户及时帮助申报,做到了应扶尽扶。

       “对比之下,别人确实比我困难得多。”因查出居民王海家有房屋出租的隐形收入,他家的困难申请在社区居民评议会上没有通过,但他没有怨言,他说,“这样评定公开透明,我没啥意见。”

         精准发力,密织扶贫“保障网”

        为精准帮扶,该社区对困难群体实行动态管理,建立长效帮扶机制,规范困难群体各类信息收集、审核、更新管理制度,压实帮扶责任,并纳入日常考核。社区帮扶人员深入困难群体家中,对他们的家庭人口、贫困现状、致贫原因、劳动力情况、技能技术情况等进行全面调查,建立帮扶档案。该社区注重打好帮扶“组合拳”,在“号准脉”的基础上,对困难群体致困原因进行分析,根据不同家庭的不同需求,通过困难户点单的方式对症“开方”,对不同的困难户“定制”不同的帮扶措施,做到一户一策,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对符合帮扶政策的困难家庭,结合家庭实际分别采取“送政策、强立志、帮解困、扶就学、助医疗、促就业”六项特色帮扶措施,织密帮扶“保障网”。

        该社区开展“心手相牵,爱心圆梦”认领微心愿活动,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入户征集困难群体的微心愿,制作成“心愿清单”,再让志愿者认领,并整合资源,组团帮扶。“一户一策”精准发力,有效地解决了困难群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困难。社区女工王丽娟的丈夫因脑出血留下后遗症行动不便,看病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致使家庭生活困难。社区获悉情况后,及时为王丽娟的丈夫办理了大病救助、困难补助手续,还组织志愿者定期上门帮她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为她丈夫落实家庭医生,进行康复治疗。

        授人以渔,培训技能强“造血”

       “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心。”社区针对一些贫困家庭子女存在自卑、孤僻、敏感、情绪不稳等心理问题,组织心理咨询师对他们进行心理帮扶。通过为他们赠送励志书籍,让受助自强脱贫学子现身说法,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贫困,以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心态勇敢面对眼前的困难,鼓励他们通过奋斗改变命运。困难家庭李金红的儿子范晓军没有考上大学,没有技术,不符合一些用工企业的招工要求,找工作难度大,一直待业。社区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做范晓军的思想工作,动员他参加焊工培训,考取了焊工证。在社区的推荐下,范晓军被清丰县纸房乡祥鑫门业录用。家中有了他的收入作为补贴,一家人的日子过得不再紧巴。

        为变“输血”为“造血”,该社区针对许多困难家庭子女因所学专业不对口、应聘屡屡受挫的实际,引导他们消除“等靠要”的思想,转变非油田不就业的陈旧观念,动员他们走出“石油庄园”,到社会上就业,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为解决困难家庭子女就业难的问题,该社区开展“订单式”培训,与绿城超市、百姓量贩、韵达快递公司等20多个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先后举办了厨师、焊工、育婴师、家政服务等职业技能培训班,困难家庭子女学成后在这些企业优先就业。

        该社区还扶持有创业意向的困难家庭待业子女创业,举办创业培训班,提供项目选择、开业指导、贷款申请等创业帮扶,帮助他们实现创业梦想。同时,社区还以创业带动就业,积极推荐困难家庭子女参加油田对外劳务输出招聘,帮助他们走出油田找工作,以帮助更多困难家庭脱贫。

     (通讯员李凤莲)

 

信息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2018-06-08